公司動態
安全評價機構自查表
機構名稱: 安徽天成和眾安全技術咨詢服務有限公司 檢查日期: 2017年 12月26日
檢查內容 |
判定標準 |
檢查方式 |
檢查記錄 |
檢查結果 (符合/不符合) |
||
類別 |
序號 |
事 項 |
||||
一、機構資質條件保持情況 |
1 |
具有企業法人資格,固定資產滿足要求 |
1.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 2.固定資產滿足總局22號令規定的甲(乙)級資質要求 |
1.查法人證書、營業執照; 2.查固定資產評估證明; |
法人證書和營業執照有;有專業的第三方機構對公司進行了固定資產評估 |
符合 |
2 |
有與其開展工作相適應的固定工作場所和設施設備,具有必要的技術支撐條件 |
1. 具有相應的辦公場所; 2. 通用設備、專業設備與取得的業務范圍相適應 |
1.查固定工作場所證明材料彩色掃描件(房產證,租賃協議等) 2.查通用設備清單及設備; 3.查專業設備清單及設備。 |
工作場所有租賃協議,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詳見附件 |
符合 |
|
3 |
人員條件: 1. 機構安全評價師人數 2. 一級安全評價師人數 3. 二級安全評價師人數 4. 法定代表人持證情況 5. 技術負責人資質情況 6. 其它應具備的條件 |
1.甲級有25名以上專職安全評價師(乙級16名),其中一級安全評價師20%以上、二級安全評價師30%以上。 2.按照不少于專職安全評價師30%的比例配備注冊安全工程師。 3.安全評價師、注冊安全工程師有與其申報業務相適應的專業能力 |
1.查安全評價師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從業信息識別卡 2.查專職安全評價師法定勞動關系證明材料(勞動合同、“四險”繳費證明材料、住房公積金繳存證明材料等) 3.查專職安全評價師專業能力證明材料彩色掃描件(學歷證書、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證書及其他相關證明材料) 4.查注冊安全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及執業證 |
公司目前有24位評價師,一級5名,二級 名,三級 名;公司為每一位員工分別購買五險;注冊安全工程師部分人員正在注冊中;其中專職安全評價師專業能力證明材料彩色掃描件詳見附件 |
符合 |
|
4 |
法定代表人通過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的機構組織的相關安全生產和安全評價知識培訓,并考試合格 |
經具有相應資質的培訓機構培訓,取得培訓合格證,并在有效期內 |
查法定代表人參加相關安全生產和安全評價知識培訓的證明材料 |
法定代表人通過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的機構組織的相關安全生產和安全評價知識培訓,并考試合格 |
符合 |
|
5 |
專職技術負責人、過程控制負責人等人員情況 |
設有專職技術負責人和過程控制負責人。專職技術負責人有二級以上安全評價師和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并具有與所申報業務相適應的高級專業技術職稱 |
1.查專職技術負責人、專職過程控制負責人、檔案管理員及各部門負責人任命文件 2.查專職技術負責人、專職過程控制負責人簡歷,專職技術負責人專業能力證明材料 |
專職技術人員具有高級和二級評價師資格并有任命文件,簡歷詳見附件 |
符合 |
|
6 |
技術專家聘用情況 |
|
查技術專家聘用協議及其他技術支撐條件證明材料 |
技術專家有聘用合同,并具體相應的高級職稱和對應的學歷 |
符合 |
|
二、資質管理與內部管理情況 |
7 |
是否制定并落實資質證書、印章管理相關制度 |
制定資質證書、印章管理相關制度,并得到有效實施 |
查看資質、印章管理相關制度及落實情況 |
資質和印章管理有相應的管理制度,并專人專管。 |
符合 |
8 |
機構變更主要負責人、機構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隸屬關系等,是否按規定辦理變更手續 |
機構變更主要負責人、機構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隸屬關系等,應按規定辦理變更手續 |
逐一核查機構主要負責人、授權簽字人及授權簽字事項、機構名稱、地址、法定代表人、隸屬關系 |
公司的主要負責人、經營地址等已按規定進行登記。 |
符合 |
|
9 |
是否存在未取得相應資質證書,或者冒用資質證書、使用偽造的資質證書從事安全評價活動 |
未取得相應資質證書不得從事安全評價活動,或者冒用資質證書、使用偽造的資質證書從事安全評價活動 |
對照資質證書查項目檔案;
|
公司嚴格按相關資質開展評價工作 |
符合 |
|
10 |
是否存在超出資質證書業務范圍從事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活動 |
不得超出資質證書業務范圍從事安全生產技術服務活動 |
對照資質證書業務范圍查項目檔案;
|
對超出資質證書范圍的未進行服務 |
符合 |
|
11 |
安全評價機構的資質證書有效期屆滿未辦理延期或者未經批準延期不得擅自從事安全評價活動 |
安全評價機構的資質證書應在有效期內;資質到期前,應按規定申請延期 |
查機構的資質證書 |
公司資質在有效期滿前辦理了延期 |
符合 |
|
12 |
是否存在轉讓、租借資質證書或者轉包安全評價項目 |
不得轉讓、租借資質證書或者轉包安全評價項目 |
對照資質證書查項目檔案;
|
公司未存在讓、租借資質證書或者轉包安全評價項目 |
符合 |
|
13 |
是否制定有從業人員管理規定,是否有出租資格證書、在報告上冒用他人簽名的情況 |
制定有從業人員管理規定,不得有出租資格證書、在報告上冒用他人簽名的情況 |
1.查機構管理制度; 2.通過當地安全監管部門、企業調查核實 |
公司有相關制度,未出租資格證書、未在報告上冒用他人簽名的情況 |
符合 |
|
14 |
是否建立內部管理制度,并有效實施 |
建立內部管理制度,并有效實施 |
1.查內部管理制度 2.查內部管理相關記錄 |
按國家規定設置了相關管理制度并有效執行 |
符合 |
|
15 |
安全評價人員是否經培訓、考核;安全評價人員繼續教育完成情況 |
1. 機構應制定安全評價人員培訓計劃,并有效實施; 2. 安全評價人員應按時完成繼續教育 |
查人員是否經培訓、考核記錄 |
按國家要求對評價人員進行培訓和安成安全評價人員繼續教育 |
符合 |
|
三、守法經營、規范從業情況 |
16 |
是否依法與委托方簽訂安全評價技術服務合同 |
應依法依規,與委托方簽訂技術服務合同,并按合同約定內容履行 |
查項目技術服務合同 |
對所簽的每個項目都進行了風險評估,并在資質允許的范圍內簽定合同 |
符合 |
17 |
是否存在采取不正當的手段,故意降低服務成本,擾亂市場并造成惡劣影響 |
不得采取不正當的手段,故意降低服務成本,擾亂市場并造成惡劣影響 |
1.查項目檔案; 2.通過當地安全監管部門調查了解 |
對所簽定的合同都 進行了風險評估,未故意低服務成本,擾亂市場 |
符合 |
|
18 |
是否存在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故意貶低、詆毀其他安全評價機構 |
不得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故意貶低、詆毀其他安全評價機構 |
1.查項目檔案; 2.通過當地安全監管部門調查了解 |
未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故意貶低、詆毀其他安全評價機構 |
符合 |
|
19 |
是否存在冒用、假借他人名義要求服務對象接受有償服務現象 |
不得冒用、假借他人名義要求服務對象接受有償服務 |
通過當地安全監管部門、企業調查了解 |
不存在冒用、假借他人名義要求服務對象接受有償服務 |
符合 |
|
20 |
安全評價機構是否及時報告重大事故隱患 |
發現重大事故隱患,應及時向安全監管部門報告 |
自查及通過當地安全監管部門、企業調查核實 |
對每個項目公司評價組認真核查確定事故隱患并輔助企業進行整改并進行復查。 |
符合 |
|
21 |
安全評價機構是否出具虛假證明 |
不得出具虛假證明 |
1.查安全評價報告; 2.通過當地安全監管部門、企業調查核實 |
安全評價機構未出具虛假證明 |
符合 |
|
22 |
是否存在從業人員不到現場開展評價活動、抄襲他人成果現象 |
不應存在從業人員不到現場開展評價活動、抄襲他人成果現象 |
1.查現場開展工作記錄、影像資料 2.通過當地安監部門、被服務企業調查 |
公司評價組到現場開展的每個項目都有影像資料,并發生抄襲他人成果現象 |
符合 |
|
23 |
是否存在泄露被評價(檢測檢驗)對象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 |
不應泄露被評價(檢測檢驗)對象的技術秘密和商業秘密 |
1.查安全評價報告; 2.通過當地安全監管部門、企業調查核實 |
公司與所服務的企業在合同上都簽有保密條款。 |
符合 |
|
四、過程(質量)控制要求落實情況 |
24 |
是否建立過程控制體系并及時更新,體系文件與現有法律法規符合性情況 |
1. 建立過程控制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過程控制記錄; 2. 體系相關文件應符合現行法律法規、技術標準要求 3. 體系相關文件應符合機構實際業務需要 |
1.查過程控制體系文件及更新記錄 2.查過程控制檔案、記錄 |
公司建立過程控制體系并及時更新,并對新的法規進行培訓 |
符合 |
25 |
是否建立風險分析、合同評審等程序并有效運行 |
建立風險分析、合同評審程序,合同簽訂前應進行風險分析,分析合格才能簽訂合同; |
1.查過程控制體系文件 2.查過程控制檔案、記錄 |
公司以合同簽定前會進行風險分析、合同評審等程序 |
符合 |
|
26 |
是否明確成立項目組及項目組成員專業技術能力要求 |
明確成立項目組及項目組成員專業技術能力要求,并有效實施 |
1.查過程控制體系文件 2.查過程控制檔案、記錄 |
按每個不同項目所屬行業進行項目組成員的確定,滿足專業技術能力要求 |
符合 |
|
27 |
是否建立報告審核程序,并有效實施 |
建立報告審核程序,審核人應滿足專業技術能力要求,審核記錄完整,審核人應簽字 |
1.查過程控制體系文件 2.查過程控制檔案、記錄 |
公司有報告審核制度并按要求進行審核 |
符合 |
|
28 |
是否建立檔案管理制度,并有效實施 |
建立過程控制檔案管理制度,并有效實施 |
1.查過程控制體系文件 2.查過程控制檔案、記錄 |
公司有檔案管理制度并有專人進行管理檔案 |
符合 |
|
29 |
是否有效保存資料收集、現場勘查、現場影像資料等評價過程記錄 |
應有效保存資料收集、現場勘查、現場影像資料等評價過程記錄 |
1.查過程控制體系文件 2.查過程控制檔案、記錄 3.查評價項目檔案 |
對每個項目行現場勘查及資料收集,并留有影像資料,并存檔 |
符合 |
|
30 |
安全評價機構應按照過程控制程序編制安全評價報告 |
應按確定的過程控制、作業文件等要求,編制評價報告 |
查項目檔案、評價報告,與過程控制文件比較核對 |
公司按照過程控制程序編制安全評價報告 |
符合 |
|
五、技術服務報告質量情況 |
31 |
引用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是否現行有效 |
1.評價報告引用的法律、法規、技術標準應準確,并符合時效性要求; 2.引用的評價導則準確,報告符合導則要求 |
1.查評價報告 2.查評價項目檔案 |
對引用的律、法規、規章和國家標準、行業標準、評價導則都會進行符合判定,然后再進行評價 |
符合 |
32 |
評價范圍、評價對象是否準確清晰,是否存在重要裝置、設施、區域遺漏等 |
1. 評價范圍、評價對象準確; 2. 重要裝置、設施、區域不應遺漏; |
查評價報告 |
按評價導則進行評價范圍、對象等評價 |
符合 |
|
33 |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是否全面、準確;重大危險源辨識是否準確;屬安全生產重點監管方面評價是否準確;評價方法選擇是否恰當;安全對策措施針對性、合理性情況 |
危險有害因素辨識、重大危險源辨識與評價、評價方法選擇、安全對策措施等,應符合相關法律法規、評價導則、技術標準要求 |
查評價報告 |
評價組會對危險有害因素辨識進行全面、準確辨識;重大危險源辨識準確無遺漏;對安全生產重點監管方面重點評價;評價方法選擇、對安全對策措施針對性、合理性情況進行評價 |
符合 |
|
34 |
法定檢測檢驗情況,報告支撐性附件情況 |
準確分析法定檢測檢驗情況;報告支撐性附件應有效、清晰、準確 |
查評價報告 |
對企業的法定檢測檢驗報告支撐性附件進行檢查,并對期有效性,符合性進行判定 |
符合 |
|
35 |
安全隱患(存在問題)整改落實情況 |
安全隱患(存在問題)整改落實情況評價準確,結論明確 |
查評價報告 |
評價組對現場查出的安全隱患,會和企業交流并輔導企業按國家相關規定進行整改并進行復查 |
符合 |
|
36 |
評價結論是否客觀,表述明確 |
評價結論應客觀、明確,不應模糊不清 |
查評價報告 |
評價結論客觀明確 |
符合 |
|
37 |
是否存在因安全評價失誤而造成被評價企業(項目)發生事故 |
不應存在因安全評價失誤而造成被評價企業(項目)發生事故 |
1.查現場開展工作記錄、影像資料 2.通過當地安監部門、被服務企業調查 |
公司目前未發生評價失誤 |
符合 |
|
38 |
是否存在出具的評價結果錯誤,造成重大以上事故或者重大損失 |
不應存在出具的評價結果錯誤,造成重大以上事故或者重大損失 |
1.查評價報告; 2.通過被評價對象、安全監管部門等了解 |
評價組對出具的評價結果客觀明確,未出現錯誤 |
符合 |
|
39 |
安全評價報告格式、內容等與相關評價導則、技術標準符合性情況 |
安全評價報告應符合相應的評價導則、技術標準要求 |
查評價報告 |
評價組嚴格按相關評價導則等進行 |
符合 |
|
40 |
是否存在安全評價報告與實際情況不符,或者評價報告存在重大疏漏 |
不應存在 |
1.查安全評價報告; 2.通過當地安全監管部門、企業調查核實 |
目前公司未查出評價報告與實際不符或者存在重大疏漏 |
符合 |
|
41 |
安全評價機構是否出具虛假評價報告 |
不得出具虛假評價報告 |
1.查安全評價報告; 2.通過當地安全監管部門、企業調查核實 |
公司截止目前未出具虛假評價報告 |
符合 |
|
六、業績上報與信息網上公開情況 |
42 |
是否按時、如實上報安全評價機構和專業技術人員業績 |
按時、如實上報安全評價機構和專業技術人員業績 |
查安全評價機構和專業技術人員業績上報情況 |
完成的業績會在公司網站平臺上公示 |
符合 |
41 |
是否建立網上公開平臺,按時在網上公開相關內容 |
建立網上公開平臺,及時在網上公開機構信息、評價報告等內容 |
查機構網站上網上公開情況 |
公司建有網上人公示平臺,并在網上公示業績。 |
符合 |
|
42 |
網上公開相關內容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故意在網上公開虛假信息 |
1.網上公開的綜合信息主要包括:安全評價機構的名稱、法定代表人、注冊資金、固定資產、注冊地址、辦公地址及聯系方式,安全評價機構的簡要介紹、業務范圍、主要專業技術設備、設施,安全評價機構的技術負責人、過程控制負責人、專職安全評價師、注冊安全工程師,為政府、公眾提供技術服務的情況,以及安全評價機構認為需要網上公開的其他綜合信息。 2.網上公開的評價報告主要包括:安全評價項目名稱、簡介,安全評價項目組長、技術負責人、過程控制負責人,評價報告編制人、報告審核人,參與評價工作的安全評價師、注冊安全工程師、技術專家,到現場開展安全評價工作的人員名單、時間和主要任務,評價報告提交時間,以及安全評價機構認為有必要公開的內容 |
查機構網站上網上公開內容 |
按相關規定進行了網上公司信息的公開;并對所服務的每個業績進行了公示 |
符合 |
自查單位(蓋章):
檢查人(簽名): 日期: 年 月 日
法人代表(簽名): 日期: 年 月 日
- 上一個:2017年職評自查表
- 下一個:2017年職評自查報告總結